首页 > 头条

山东滨州扎实做好法治服务“七篇文章”-全球微速讯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2023-04-10 12:04:54


(相关资料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高海芳 邵潇潇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做好法治服务“七篇文章”,全力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做好“统筹”文章,坚持整体布局、统筹推进,构建起法治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框架。滨州市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平安滨州法治滨州建设工作会议,统筹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投入3.8亿元实施“黄河之星生态园”等17项工程,小开河灌区成为全国首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做好“立法”文章,坚持立法先行,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滨州市先后制定、修改《滨州市河湖管理办法》《滨州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保护条例》等政府规章6部,完善水域法治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滨州市黄河水资源超载区治理实施方案》,全面依法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保护。

做好“执法”文章,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及时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有力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滨州市政法机关与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签订水资源保护协作协议,建立信息共享、执法巡查、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机制,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46起。规范河道行政许可事项,整治滩区“四乱”问题,依法督促拆除违建14万平方米,清理垃圾5500吨。妥善处置黄河滩区移民搬迁类纠纷,设立“接诉即办”绿色通道,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中涉黄河滩区移民搬迁问题妥善解决率达100%。

做好“司法”文章,建立健全联合办案机制。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环境资源保护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河长+检察长”“链长+检察长”机制,在全市成立5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检察工作室,设立10个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和10个司法修复基地。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在张肖堂黄河水利风景区建立“司法修复基地”,将环境资源审判与生态司法修复相衔接,集“预防、惩治、教育、修复”为一体,实现“异地修复、恢复生态、总体平衡”效果。

做好“治理”文章,全面推行“一网(全科大网格)、二联(联防联控、跨部门协同办案机制)、三无(无访、无诉、无邪教村创建)、四中心(法智护航中心、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提升“一站式”矛调中心、组建数字平安合成作战中心)”“1234”社会治理体系。收集涉生态保护、民生法治等诉求3682条,创建“三无”村2411个,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7.9%,不断夯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基础。

做好“宣传”文章,以普法宣传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高品质平安滨州、法治滨州建设集中宣传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将法治元素融入黄河之星、黄河楼等风景区,在黄河沿岸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举行普法讲座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提升法治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打造“滨州黄河法治文化带”,成功举办千人黄河大合唱、黄河风情带国际自行车赛、第三届马拉松全国邀请赛、“走进黄河∙运动滨州”全民健身等系列赛事活动,不断提升“法治润黄河”品牌内涵。

做好“赋能”文章,坚持以法治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发展动能。滨州市在全国首创“5433”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法制全审核制度,着力解决政府决策不规范问题。创新建立涉企执法“三备案”制度,出台企业“免检期”等5项涉企执法惠企政策,助力沿黄产业发展。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成功调解了黄河大坝土地租赁纠纷案,企业得以继续投资,将110亩黄河淤背区改良成为百果园,建成黄河的绿色堤坝。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